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药物性肾损害能逆转吗 2022.08.19 16:14

药物性肾损害能否逆转,需要结合病症类型,治疗措施等因素,进行综合性判断。常见药物性肾损害,包括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损伤、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1.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这是药物性肾损害最为常见的类型。该类型肾损害通常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类型药物,导致流向肾脏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所致。该类型患者,若能及时得到规范化治疗,肾损伤是可以逆转的。治疗措施,包括红细胞输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等。治疗不及时状况下,则可能会导致肾脏不可逆性损伤。

2.肾小管损伤。肾小管损伤通常由缺血或药物引起。由于肾小管存在主动运输机制、高代谢功能等,因此具有固有的高能量需求。这使得肾小管对氧气的减少特别敏感。两性霉素B、贝那普利片等药物,可能会破坏肾小管氧气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平衡,从而导致肾小管损伤。急性肾小管损伤患者,若能及时采取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吸氧疗法等,可快速改善肾小管血氧供给,起到逆转肾损伤的疗效。若发展为慢性肾小管损伤,逆转肾损伤的难度较大。

3.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较为少见的药物性肾损害。常与阿昔洛韦、甲氨蝶呤等药物存在密切关系。上述药物长期服用时,会加剧肾小管中的晶体沉积反应效率,从而引起尿路梗阻现象。久而久之,可导致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轻微患者,可遵照医嘱,选用坦索罗辛片、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起到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使结晶体排出体外。重症患者,可考虑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起到解除尿路梗阻现象。绝大多数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若能及时采取得当治疗措施,肾损伤是能够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