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基础信息

别名:蝍蛆、吴公、天龙、百脚、百足虫、千足虫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毒蛇咬伤;疮疡;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的全体。更多展开↓

原形态:1.少棘蜈蚣,成体体长110-140mm。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自第2背板起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于黄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黄色。背板自4-9节起,有两条不显着的纵沟。腹板在第2-19节间有纵沟。第3、第5、第8、第10、第12、第14、第16、第18、第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门1对。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颚肢内部有毒腺;齿板前缘具小齿5个,内侧3小齿相接近。步足21对,最末步足最长,伸向后方,呈尾状;基侧板后端有2小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 2.多棘蜈蚣,本种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虫及其卵等为食。 2.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很广,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产量较多。 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1.陶弘景:今蜈蚣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亦甚有,于腐烂积草处得之,匆令伤,暴干之。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蜈蚣亦啮人,以桑汁、白盐涂之,即愈。 2.《本草衍义》: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有中其毒者,大蒜涂之。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 2.《抱朴子》:末,以治蛇疮。 3.《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4.《日华子本草》:治颓癣。蛇毒。 5.《纲目》:治小儿惊厥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便毒,痔漏,蛇伤。 6.《本草述》:治疠风。 7.《玉揪药解》:拔脓消肿。更多展开↓

蜈蚣语音

  • 千足虫灼伤吃什么药

    被千足虫咬后的毒素灼伤,可服用抗过敏的药物,如氯雷他定或扑尔敏等,或糖皮质激素类 岳林芳 01:25 主任医师 2020-10-13
  • 被蜈蚣咬伤会致命吗

    蜈蚣是一种毒物,蜈蚣越大毒性越大,咬伤相对是非常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蜈蚣体内的 刘曦东 01:04 副主任医师 2020-09-15
  • 蜈蚣蝎子在中药中的药效

    蜈蚣和蝎子都具有很好的息风镇痉和通络止痛的作用。 蜈蚣蝎子经常用于治疗小儿抽搐, 叶翔 01:04 副主任医师 2020-08-26
  • 中药蜈蚣的作用有什么疗效

    中药蜈蚣性辛、味温、有毒性,具有息风、止痛、活络等功效,蜈蚣主要治疗多种原因导致 杜晓霞 01:05 副主任医师 2020-08-25
  • 中药蜈蚣的副作用

    中药蜈蚣的副作用是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溶血反应及过敏反应,甚至出现心肌麻痹、呼吸抑制 张月美 01:02 主任医师 2020-08-19
  • 蜈蚣丸小孩可以吃吗

    蜈蚣丸小孩是不可以吃的。 小孩的身体体质是相对比较差的,患上疾病之后,应当及时将 任章平 01:12 副主任医师 2020-08-14
  • 被蜈蚣咬的伤口不处理会不会

    被蜈蚣咬的伤口不处理是会有毒的,因为蜈蚣是一种有毒的虫子,当其咬人后有部分毒液会 陈冰 01:10 副主任医师 2020-08-09
  • 蜈蚣丸对咽炎有效吗

    蜈蚣丸对于治疗咽炎有一定的效果。 蜈蚣丸是一种中成药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有五倍子 朱丽明 01:02 副主任医师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