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

基础信息

别名:苏枋、苏方、苏方木、棕木、赤木、红柴、红苏木、落文树

性味:甘;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主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心材。更多展开↓

原形态:苏木灌木或小乔木,高5-10。树干有刺。小枝灰绿色,具圆形突出的皮孔,新枝被柔毛。二回羽状复叶,长达40cm,羽片7-13对,对生,叶轴被柔毛;小叶9-17对,对生,长圆形至长圆状菱形,长约14mm,宽约6mm,先端钝形微凹,基部歪斜,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具腺点,中脉偏斜。圆锥花序项生或腋生。长约与叶相等,被短柔毛;苞片大,披针形,早落;花梗长约15mm,被细柔毛;花托浅钟形;萼片5,稍不等,下面1片比较大,呈兜状;花瓣黄色,阔倒卵形,长约9mm,最上面1片基部带粉红色,具柄;雄蕊10,离生,2轮排列,稍伸出,花丝细,上部扭曲,下部密被柔毛;雌蕊1.花柱细长,子房有灰色绒毛,花柱被毛,柱头截平。荚果木质、稍压扁,近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7cm,宽3.5-4cm,基部稍狭,先端斜向平截,先端有喙,红棕色,不开裂。种子3-4颗,长圆形,稍扁,长约2cm,褐黄色。花期5-10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50m的山谷丛林中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医学启源》。 1.《雷公炮炙论》:苏方木,若有中心文横如紫角者,号曰木中尊色,其力倍常百等。 2.《本草纲目》:苏木,煎汁忌铁器,则色黯。其木蠹之粪,名曰紫纳,亦可用。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 2.《本草拾遗》:主霍乱呕逆及人常呕吐,用水煎服之。破血当以酒煮为良。 3.《海药本草》:主虚劳血癖气壅滞;产后恶露不安,腹中搅痛;及经络不通,男女中风,口噤不语。宜细研乳头香细末方寸匕,酒煎苏方去滓调服,立吐恶物瘥。 4.《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5.《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发散表里风气。破死血。 6.李果:破疮疡死血,产后败血。 7.《医林纂要》:补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风热。 8.《用药心法》:苏木,去风与防风同用。 9.《本草纲目》:苏枋木,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10.《本草经疏》:苏方木,凡积血与夫产后血胀闷欲死,无非心、肝二经为病,此药咸主入血,辛能走散,败浊瘀积之血行,则二经清宁,而诸证自愈。《日华子》、《海药》所主,悉取其入血行血。辛咸消散,亦兼有软坚润下之功,故能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妇人产后尤为所须耳。 11.《本经逢原》:苏木阳中之阴,降多升少,肝经血分药也。性能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苦酒煮浓汁服之。本虚不可攻者,用二味参苏饮,补中寓泻之法,凛然可宗。但能开泄大便,临症宜审。若因恼怒气阻经闭者,宜加用之。 12.《本草求真》:苏木,功用有类红花,少用则能和血,多用则能破血。但红花性微温和,此则性微寒凉也。故凡病因表里风起,而致血滞不行,暨产后血晕胀满以(欲)死,及血痛血瘕、经闭气壅、痈肿、跌扑损伤等症,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更多展开↓

苏木语音

  • 患网球肘可以吃苏木吗

    患网球肘一般不建议吃苏木进行治疗。 苏木是一种中草药,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行气防痹 聂雷生 01:09 主任医师 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