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基础信息

别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鹿安茶、鹿含草

性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鹿蹄草、日本鹿蹄草、红花鹿蹄草的全草。更多展开↓

原形态:1.叶3-6,近基生,叶柄长1.5-4c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稀为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2.5-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下延于叶柄,上面绿色,沿叶脉为淡绿白色或稍白色,下面色较淡,常带紫色,边缘有疏齿。花葶常带紫色,有1-2(-3)枚褐色鳞片状叶,先端渐尖,基部稍抱花葶。总状花序长2.5-4cm,有花4-10,半下垂;花冠碗形,淡绿色、黄绿色或近白色;花梗腋间有膜质苞片,与花梗近等长;等片先端急尖,边缘色较淡;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达1cm,宽达7mm,先端圆形;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黄色,具小角;花柱倾斜,上部弯曲,先端有环状突起稀不明显,伸出花冠,柱头5圆裂。葫果扁球形,直径7-10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2.本品与普通鹿蹄草的区别在于:叶下面常有白霜;萼片较长,长(4-)5-7.5mm,边缘近全缘;花较大,直径1.5-2cm。花期6-8月,果期8-9月。 3.本品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广椭圆形。萼片披针状三角形;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冠白色;花瓣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圆钝;花柱较长,长11-13mm。蒴果扁球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4.本品与前3种的区别在于:植株较大,高15-30cm。叶片较大,近圆形、圆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5-6cm,宽2.5-5.5cm,两面有时带紫色。花葶上的鳞片状叶狭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萼片三角状宽披针形,长3.5-5mm;花冠紫色;花柱长6-10mm,伸出花冠。葫果带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600-3000m的山地阔叶林或灌丛下。 2.生于海拔300-4100m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下。 3.生于海拔800-2000m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下。 4.生于海拔1000-2500m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华东、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 4.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新疆、河南。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