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壶卢

基础信息

别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约腹壶、苦瓠娄、亚腰壶卢、长柄茶壶卢、药壶卢、细颈葫芦、长柄葫芦、金葫芦、京葫芦、小葫芦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散结。主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的果实。更多展开↓

原形态:小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软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0-20cm,顶端有2腺体,被毛;卷须纤细,上部分2歧,初时被微柔毛;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0cm,不分裂或3-5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弯缺开张,边缘有不规则的齿;掌状脉5-7。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萼筒漏斗状,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裂往皱波状,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中间缢缩,花柱粗短,柱头3,2裂。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哑铃状,下部大于上部,长不足10cm。花期7-8月,果期8-9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唐本草》:苦瓠,服之过分,令人吐利不止者,宜以黍穰灰汁解之。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苦瓠,治黄瘅水气,大小便不通,必暴病实证,庶可劫之。若久病胃虚误服,必致吐痢不止,往往致毙,可不慎欤!其子,治鼻窒气塞,目疾胬肉血翳,取苦寒以降火也。 2.《神农本草经》: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 3.《药性论》:治水浮肿,面目肢节肿胀。下大水气疾。 4.《唐本草》:主水肿、石淋,吐呼嗽(呼嗽一作呀嗽),囊结淡饮。又煮以汁,渍阴,疗小便不通。 5.孟诜:主消渴、恶疮。 6.《本草拾遗》: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去伤寒鼻塞,黄疸。又煮令热,解开,熨小儿闪癖。 7.《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8.《本草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NI者。 9.《植物名实图考》:能吐人,凡瘴毒多以吐解。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