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松

基础信息

别名:扫卡木、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香柴、扫帚子、观音扫、长松、沙松、蚊仔苏、蚊松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清热锊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主跌打损伤;肚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脚气;湿疹;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的枝叶。更多展开↓

原形态:岗松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纤细,多分枝。叶小,对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狭线形或线形,长5-10mm,宽约1mm,洗端尖,上面有沟,下面突起,有透明油腺点;中永1条,无侧脉。花小,白色,单产一于叶腋内;苞片早落;花梗长1-1.5mm;萼管钟状,长约1.5mm,萼齿5,细小三角形;花瓣5,长约1.5mm,基部狭窄成短柄;雄蕊10枚或稍少,成对与萼齿对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短,宿存。蒴果小,长约2mm;种子扁平,有角。花期7-8月,果期9-11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生低丘及荒山草坡与灌丛中,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药学通报》。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广州植物志》:治热病。 2.《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瘀,杀虫。治跌打昏迷,疥疮,溃疡,蛇咬伤。 3.《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止血,止痛,生肌。用洗疮疡、瘙痒。 4.《广西中药志》:有通淋利尿作用。治膀胱热,小便不利,阴痒,皮肤热气。煎水洗皮肤烂痒、湿疹;叶,捣敷,治蜈蚣伤,枝叶,蒸油,治疮癞等。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