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D-二聚体偏高怎么办 2022.11.17 18:33

D-二聚体偏高可能是妊娠、肺炎、脑炎、脑血栓、肺栓塞等原因所致,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可遵医嘱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妊娠。D-二聚体的数值能够反映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在妊娠期间,孕妇机体会处于高凝状态,可激活纤维系统使D-二聚体水平增高。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干预。

2.肺炎。主要是胃炎微生物感染引起,会导致气道肺泡以及肺间质发生炎性病变,炎症刺激可导致凝血功能亢进,引起D-二聚体升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脑炎。此疾病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在炎症的影响下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体内的D-二聚体偏高。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甲泼尼龙片、阿昔洛韦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脑血栓。可能是血管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变化、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因素引起,患病后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起D-二聚体发生异常。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栓塞。当患者出现肺栓塞时会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阻肺肺动脉从而肺部供血不足,使患者出现D-二聚体升高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通过外科血栓清除术、静脉滤器植入等手术方式治疗。

除此之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坏死、肿瘤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偏高,具体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进行判定。对于病理性升高,需进行溶栓、抗凝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