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环 副主任医师 侯马安定医院
二级乙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心源性休克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 2019-04-26 音频时长: 06分01秒
389
语音文字

1.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或消失,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增高常提示血液浓缩。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小板计数呈进行性降低,出、凝血时间延长。
2.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尿量减少,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氮和肌酐增高,尿渗透压降低。
3.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气分析:血清钠可偏低,血清钾高低不一,少尿时血清钾可明显增高,休克早期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4.血清酶学检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磷酸肌酸激酶(CPK)及其同工酶均明显增高,休克晚期若并发肝功能损害可使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及相应的肝功能试验异常。
5.肌红蛋白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尿中肌红蛋白含量增高,较血清酶学改变为早,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测定是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特异性极高的标志。
6.有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检查:休克晚期常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除血小板计数呈进行性下降以及有关血小板功能异常,还可有以下改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常降低,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Ⅰ、Ⅱ、Ⅴ、Ⅷ、Ⅹ、Ⅻ减少等。
7.血液流变学检查:休克时全血和(或)血浆比黏度常增高。当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初期呈高凝状态,其后纤溶亢进时可转为低凝。
8.心电图及心向量图检查: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有帮助。
9.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常能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受累的心室壁运动幅度降低或呈矛盾运动。
10.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核素心肌显像能直接显示梗死区的部位,大小和形态,此外,通过核素心血管造影和血池显像,尚能对心功能状态作出评价。
11.X线检查:特别是选择性心室造影,对心肌梗死的病情估计有一定帮助,紧急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对确定心肌梗死相关冠脉病变有重要价值,也为溶栓疗法,经皮冠脉球囊扩张术和冠脉搭桥术提供资料,此外,床边X线胸片检查也可发现有无肺淤血,肺水肿征象,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超高速CT(UFCT),磁共振和数字式减影心血管造影技术等,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心源性休克的鉴别颇有帮助。
12.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床边进行监测,对诊治心肌梗死并泵衰竭(尤其是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起了一定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