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环 副主任医师 侯马安定医院
二级乙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心脏骤如何鉴别
发布时间: 2019-04-26 音频时长: 06分15秒
504
语音文字

心脏骤停的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冠心病是引起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疾病,一般见于35~40岁以上的男性,具有冠心病的一项或多项易患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少数患者猝死前有冠心病发作史,如心绞痛发作频繁和加重,心电图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等,对于这些先兆症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猝死的发生。
(二)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和青年人猝死的常见病因,婴幼儿多于急性期猝死,而成人则以恢复期猝死居多。猝死前常有病毒感染的全身表现如发烧、呼吸道症状、全身酸痛等,心脏检查可有弥漫性心肌受损的表现如心界扩大,心肌活动减弱及心力衰竭等,重症患者可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三)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引起的猝死常有家族史,以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为主,10~25%可发生猝死。男性多见,可有心绞痛、晕厥等症状。
(四)克山病。克山病为一地方病,有其流行病学特点:发病者均为农村人口,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可表现为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及心肌受损,猝死前多以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为先兆。
(五)主动脉瓣病变 。
1、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常有心绞痛发作史,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有严重的心室内传导阻滞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见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尤其是伴有心绞痛者,极易发生猝死。
(六)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本病大多有家族遗传史,常发生于一个家庭的数个兄弟姐妹中,主要临床特征为先天性耳聋、晕厥、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与猝死。为健康的儿童和青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婴儿猝死的重要原因。
(七)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中的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青壮年猝死的重要疾病。
(八)肺动脉栓塞。手术后或久病卧床的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咳嗽、烦躁并迅速转入休克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多为肺动脉栓塞所致。也常见于心血管造影术、脑外伤、胸外伤及人工气腹等过程中形成气栓进入心腔所致。
(九)低血钾。血钾过低引起猝死常见于长期禁食、大量液体引流,频繁呕吐或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及大量类固醇药物,以及某些药物如奎尼丁、洋地黄等药物协同作用下。
(十)高血钾。严重高血钾引起心搏骤停多见于重度溶血,大面积挤压伤、肾衰竭少尿期,严重酸中毒或长期单独使用保钾利尿剂等。
(十一)药物中毒或过敏。奎尼丁、洋地黄等药物中毒都以严重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绝大多数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先兆而导致心室颤动,当机体处于低血钾状态时尤易发生。青霉素、链霉素及某些血清制剂的使用可因过敏反应而导致心室停搏,发生猝死。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