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发生机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0-02-19 音频时长: 01分04秒
14
语音文字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通常包括严重溶血性贫血伴发急性的肾功能衰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癌症伴发溶血性贫血等。病人有可能在血涂片中有形态类似而奇特的红细胞碎片,比如可以出现新月型、盔甲型的红细胞碎片和体积比较小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等。
通常情况下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时候,发生机制有以下几项:
一、微血管内有纤维蛋白性微血栓形成,有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
二、由于缺氧,酸中毒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三、红细胞扭曲,变形和破裂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获得性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脆性提高、容易破坏,产生溶血等。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