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雨 主治医师 当阳市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小儿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 2019-05-08 音频时长: 02分34秒
439
语音文字

小儿肠炎,又称为小儿感染性腹泻,一般是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小肠及结肠的炎症。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有:病毒、细菌、原虫、真菌或者寄生虫。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度时,大便次数5-8次,有轻微发热,无脱水症状。中度时大便次数超过10次,大便为水样泥状,细菌性,并带有黏液脓血,俗称痢疾,有脱水现象。重度一般大便在15次以上,水样大便喷射而出,有重度脱水现象,可出现皮肤干燥、眼球凹陷、眼圈发黑、小便减少、口渴不安。
主要的治疗方法如下: 1、饮食疗法: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但应根据个体进行合理调整。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时可喂米汤或者其它代乳品。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 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轻中度的脱水,如果无严重呕吐,可口服补液盐。当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甚至脱水症状时,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3、药物治疗:病毒以及非侵袭性的细菌所致的肠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症状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严重患儿可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的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酌情选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今天就小儿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先讲到这,感谢收听,下次再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