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蜇伤的急救和救护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9-05-23 音频时长: 02分02秒
335
语音文字

蜈蚣是一种有毒的多足动物,被蜈蚣咬伤后会出现发热、呕吐、灼痛、红肿、疼痛、眩晕、耳鸣、恶心的症状,甚至抽搐昏迷等全身的症状,可形成水疱或者是坏死。严重者可引起淋巴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
所以被蜈蚣咬伤后,首先要进行捆扎。找一根布条,在被咬伤的上方紧紧捆住,避免毒液继续扩散。布条记得要15分钟左右就放开一次,以免咬伤部位坏死。其次,清洗伤口,蜈蚣的毒液呈酸性,咬伤后可用碱性肥皂水、5%到10%的小苏打水、4%的碳酸氢钠、石灰水等冲洗伤口,然后涂上比较浓的碱水或者是3%的氨水。消毒也是一项重要的方法,用碘酒和酒精给伤口处进行消毒。如果被咬伤不是很严重,可以用鱼腥草或者是蒲公英捣烂了敷。如果疼痛仍不减轻,要服用止痛片和蛇药片,有过敏现象者应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等。排毒局部刺血排毒,以利于毒气的外排或者是在伤口上端2到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切开伤口处的皮肤用抽吸器或者是拔火罐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今天,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

全部↓